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异常增生,终末绒毛转变成水泡,水泡间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葡萄胎分为完全性和部分性两类,其中大多数为完全性葡萄胎,且具较高的恶变率;少数为部分性葡萄胎,恶变罕见.两类葡萄胎从发病原因至临床病程均不相同.
【流行病学】葡萄胎发生率有明显地域差异,东南亚国家葡萄胎的发生率较高,约500-600次妊娠中有一次葡萄胎,而欧美国家则1500-2000次妊娠中才有一次.患过一次葡萄胎,1-3%病例可第二次发生,较第一次葡萄胎的发病几率高40倍.完全性葡萄胎发生率远较部分性葡萄胎高.
【病因】葡萄胎的真正发病原因不明.病例对照研究发现葡萄胎的发生与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及年龄有关.病因学中年龄是一显著相关因素,年龄大于40岁者葡萄胎发生率比年轻妇女高10倍,年龄小于加岁也是发生完全性葡萄胎的高危因素,这两个年龄阶段妇女易有受精缺陷.部分性葡萄胎与孕妇年龄无关.
通过细胞遗传学结合病理学研究证明两类葡萄胎各有遗传学特点.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基因组是父系来源,即卵子在卵原核缺失或卵原核失活的情况下和精原核结合后发育形成.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其中90%为46,XX,由一个"空卵"(无基因物质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23,X)受精,经自身复制恢复为二倍体(46,XX),再生长发育而成,称为空卵受精.其少数核型为46,XY,这是两个性染色体不同的精子(23,X及23,Y)同时便空卵受精,称为双精子受精.部分性葡萄胎核型常是三倍体,80%为69,XXY,其余是69,XXX或69,XYY,来自一个正常卵子与双精子受精,由此带来一套多余的父方染色体成分;也可由于一个正常的单倍体卵子(或精子)与减数分裂失败的二倍体配子结合所致.
【病理】
1.肉眼观葡萄样水泡大小不一,直径自数毫米至3cm,水泡壁薄,透亮,内含粘性液体,绒毛干梗将无数水泡相连成串,水泡间空隙充满血液及凝血块.完全性葡萄胎时子宫膨大,整个宫腔充满水泡,胎盘绒毛全部受累,无胎儿及其附属物可见;部分性葡萄胎仅部分胎盘绒毛发生水泡状变,胎儿多已死亡,极少有足月婴诞生.胎儿与部分性葡萄胎并存时,一般具有三倍体特征,包括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多发性先天性畸形如并指,并趾和脑积水.
2.组织学特点主要为①滋养细胞增生;②绒毛间质水肿;③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这些变化在完全性葡萄胎呈弥漫性;部分性葡萄胎则为局灶性改变,即部分绒毛水肿,而其他绒毛基本正常,且滋养细胞增生程度较轻,间质内可见胎源性血管.
滋养细胞增生是重要的病理特征,不少学者据此分级,以预测葡萄胎的预后.良性葡萄胎时滋养细胞有轻度或中度增生,绒毛构型完好,不侵入间质或肌层.潜在恶性葡萄胎的滋养细胞增生显著,且出现不典型增生,但正确的判断方法仍应依据临床病程.
3.卵巢黄素化囊肿 黄素化囊肿即卵泡膜黄素化囊肿 .由于滋养细胞显著增生,产生大量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使发生黄素化而形成囊肿,称为黄素化囊肿.完全性葡萄胎时其发生率为30-50%,双侧发生,大小不等,可小至需经镜检分辨到直径2Ocm或更大.囊肿表面光滑,色黄,壁薄,内衬2-3层黄素化细胞,切面多房,囊液清亮或呈琥珀色.部分性葡萄胎一般不伴有黄素化囊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