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儿童自闭症的Q&A (2)
时间:2014-06-24 04:00:04 来源:巧蓓母婴
5. 早期训练是属于治疗还是属于教育的范畴?
回答: 早期训练也可以称做早期教育,当医生给一个孩子作出孤独症诊断之后,目前所能做的就是建议对孩子进行训练,孤独症儿童的训练(英文: Herapy)从方法上将更多地属于特殊教育的范畴。但从功能上讲,它有着帮助孤独症儿童减弱其它其症状表现及障碍程度的作用,因此在台湾也常被译做"疗育"在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就通过法律规定,训练孤独症儿童的人员应具备特殊教育的学历。
6. 只教不治能行吗?
回答: 孩子得了孤独症,不是打针吃药,却要接受特殊教育。这对于习惯上"有病就求医"的观念是一种修正,即孤独症儿童目前"有病要求教"。许多家长在开始时,会对这一点产生怀疑,有的认为应该先四处求医,治好了再教。这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才能使孤独症儿童康复,怎样做才算是真正帮助他们。对孤独症儿童,只是表面上的认识,而缺乏对其本质的认识。其实孤独症儿童的最大障碍是交往障碍,包括语言交流障碍。他们常常沉浸在封闭的自我世界中,究其原因是其缺乏或者说是没有与外界交往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帮助他们建立这种能力,使他们从自我世界中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当然我们不排除随着医学的发展,药物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尚没有一种医疗手段能够替代教育训练的作用。因为能力的获得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后天的培养教育逐步得来的。药物只能还人以健全的躯体,为能力的获得提供可能性,而不能起决定作用。这正如众所周知的"狼孩"的例子,虽然其有健全的躯体,但由于没有人类的教育环境因此她只能像狼一样嚎叫,最终能发出的有限的语言,还是由于教育的作用产生的。因此可以这样说,对孤独症儿童的帮助应是以教育为主,药物为辅。
7. 早期训练应早到什么时候呢?
回答: 早期训练(或早期教育)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干预和学前教育。
它们都属于特殊教育范畴。特殊教育是指针对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进行的教育,以前,有特殊障碍的孩子只是在学龄期进入学校后才得到特殊教育服务,但是现在的认识趋势是特殊教育要从早期干预计划做起。因此在美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正常儿童的义务教育从3岁开始,特殊儿童则从诊断之日起就必须为其制定教育计划(IEP)了。
①早期干预 —— 从诊断之日起(三岁之前),通过为残障儿童制订的特殊教育计划,而为残障儿童提供的教育干预。这种情况主要是针对各种患有象孤独症一样尚无法通过医疗治愈的疾病的婴幼儿。计划因每个残障儿童的特点不同而异,但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尽量减少障碍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早期干预专家应用有针对性的训练及教育方法,帮助残障儿童掌握他们不易学会的技能,专家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教会家长掌握这些训练技巧,并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他们。孤独症儿童尤其需要得到早期干预服务,因为他们具有巨大的发展困难,每个孤独症儿童都会从早期的积极的训练中得到帮助,并且他们能越早克服行为问题,如:发脾气、自我刺激与娱乐,他们就会在今后的学习活动中越少受到这些行为的干扰。
②学前教育 —— 三岁至六岁(上学之前),为孤独症儿童制订个别教育计划,以为孤独症儿童具备进入家庭以外的社会单元的能力为主要训练目标,通过在生活自理、对他人指令的反应、愿望的表达、群体生活中的跟随能力等几方面的技巧训练,帮助提高孤独症儿童社会适应能力,减小他们进入幼儿园、学校生活的困难。
8. 为孩子提供早期教育的关键是什么?
回答: 若想让孤独症儿童尽早的得到早期的干预,早期识别是关键。要做到早期识别又取决于两个环节:医院和家长。
首先是医院的诊断能力。可以说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条件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在那里有多少患儿是在三岁之前就是得到明确诊断。许多中国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从孩子很小时就发现异常,但在四处求医几年后才得知孩子患得是孤独症。因此建立儿科医生早期诊断体系是一个迫切的问题。
其二,将要为父母提供识别发育障碍的基本常识。因为只有父母对问题敏感,他们才能把有问题的孩子送到医院检查。不少孤独症儿童父母在孩子三岁甚至更晚时才送其去医院诊治,被确诊为孤独症时,常痛心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呢?他小时候完全正常呀!”这往往并不反映出真实情况,只是当孩子早期有表现时,父母由于缺乏有关信息和专家指点,未能重视到问题罢了。
9. 做为家长如何在婴儿期观察孩子的表现呢?
回答: 在中国,因为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父母缺乏曾带过一个正常孩子的经验。因此,即使孩子在婴儿期已表现出一些特征,也往往会被忽视。直到3-4岁,孩子的发育问题已到了勿容置疑的程度时,才想到带他去医院,就这样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早期干预的时间。
如何进行早期识别呢?以下资料供家长参考: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特征。(两岁前)
△ 出 生:没有特征。
△ 3- 10 天:没有明显特征。
△ 4-6 周:常哭闹,但并不是由于有需求,如:饿了。
△ 3-4个月:不笑或对外界逗引没有笑的反应,不认识父母。
△ 6-7个月:对玩具不感兴趣,别人要抱他时,不伸出手臂。举高时身体僵硬或松弛无力,不喜欢将头依偎在成人身上,没有喃喃自语。
△10-12个月:对周围环境缺乏兴趣,独处时呈满足状。长时间哭叫,常刻板行为(摇晃身体、敲打物品等)。拿着玩具不会玩,只是重复某一固定动作。与母亲缺乏目光对视。对其他人不能分辨,对声音刺激缺乏反应(象耳聋),不用手指人或物品,不模仿动作,语言发育迟缓(发音单调,或莫名其妙的声音,不模仿发音,更没有有意义发声)。
△21-24个月:睡觉不稳,有时甚至通宵不眠。不嚼东西,只吃流食或粥样食物。喜欢看固定不变的东西,有刻板的手部动作(如;旋转、翻动、敲打、抓挠等)。肌肉松弛,常摔倒。缺乏目光对视,看人时只是一扫而过即转移别处。没有好奇感,对环境的变化感到不安或害怕。可能出现学舌,但迟缓,对词语理解。
10. 为孤独症儿童提供早期训练应注意什么?
回答: ① 没有一种专门的“孤独症训练法”,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是多种学科的综合切入,首先涉及特殊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儿童发育发展心理学等。关键是训练者一定要有丰富的孤独症知识和丰富的临床训练经验。
② 由于孤独症儿童的个别差异很大,所以训练方案必须具有个别化的特点,即因人而异。制定训练方案之前,被训练的儿童应经过专业工作者系统的观察与测试。
③ 家长的参与是非常重要的。
④ 训练应在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有系统的进行。因为不适当的训练内容及学习要求,会给患儿带来因难并因遭到挫折的体验而退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用退缩回避带有攻击性的行为方式保护自己,逃避与别人进行学习性的交往活动。
⑤ 早期训练是促使孤独症患者生长正常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强调早期训练的有效性,往往会使人产生过高的期待和希望,从而低估了孤独症儿童生长发育障碍的严重性,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早期训练、诱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但绝不是能在短时间内使有孤独症障碍的孩子步入正常轨道的灵丹妙药。
11. 训练的目的是看他是否学会了某个知识内容吗?
回答: 无论采用哪种训练疗法体系,首先应明白训练的目的:是帮助孤独症儿童体验到与人交往的愉快感,提高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的主动和自制能力。因此,无论与他做什么活动,都要注意:使他在愉快的交往活动中体验到完成一个课题的成就感;激发他乐意 “主动参加”的内在动机;帮助他建立人际交往中“是”与“非”的概念。
从这一点出发,无论是哪种训练方法,在实施过程中所进行的项目,都只是手段,其目的都是促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力。例如:训练患儿识别颜色只是手段,目的是让患儿在与训练者学习识别颜色的过程中体验到学习是愉快的,与人交往与配合是愉快的,只有这样才能为他进一步具有学习能力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