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出生至成年体格的长成,其生长速度不是匀速的,出生至2岁时共长28厘米,其中在4个月以前、5至12月、1至2岁这3个年龄段各完成1/3。2岁前营养对生长的影响远超过遗传因素,年龄越小越是如此。2岁后至青春期前每年匀速长5-7厘米直至青春期第2次加速。换言之,一个身高170厘米的成人,其身高1/3以上是在出生至2岁成的。这种不同年龄段具有不同生长能力的情况是因内分泌的复杂调控所致。因此我们不难理解,3岁前如受到有害因素的影响,如营养、疾病或药物等,那么,对身高的损害将永远超过3岁后。
老百姓几乎把矮小和生长激素不足等同起来,正如一度把厌食和缺锌划等号一样,是一种误解。事实上,一半以上是3岁的直接和间接的因素造成营养不良,引致体格生长损害。
有人说,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水平这么高,难道还会营养不良吗?其实,绝大多数并非营养来源匮乏,更多的是营养供给方式不合理。例如以“精品”喂养,认为吃肉难消化而取其“精华”,用肉汤、肉汁代之。又有人认为蛋白质营养价值高,于是以肉类、蛋、乳等食为主(总量并不多),而谷类及蔬菜吃得很少。更无稽者为了跟着广告走,按广告喂养孩子。曾有一母亲,女儿身高比年龄落后2岁,体重落后3岁,她带女儿来诊时犹如推销商,出示一大叠“营养液”,为什么还不见孩子长高。她却不想一想怎样在孩子的饮食上下功夫。
此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食物摄入并不少,但因受到一些间接因素影响,使营养吸收和利用不充分。其中常见原因为不合理地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在杀菌使感染性疾病受控制的同时,也干扰了人体新陈代谢而间接影响营养的吸收和利用。伤风咳嗽是小儿的常见病,有些家长常希望用贵药以求病快愈。事实上药效与价值并不完全平衡。假如不用抗生素而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又如何呢?这些中药名义上不是抗生素,但事实上很多中药加在细菌培养皿内都证实了它们的具杀、抗菌作用,例如金银花、蒲公英、鱼腥草等等。中药确有疗效,但滥用了也会出问题,认为中药就很安全是一大误解。任何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所致的生长迟缓,其体内生长激素分泌是增多的,因此纠正不合量的喂养习惯和避免间接影响营养吸收的因素,对幼年期生长至关重要,并非用“增高药”能纠正。
请勿因为你的无知在3岁前把孩子的身高“丢失”。既然失者难以复得,预防就至关重要。第一,科学育儿是使孩子健康成长的唯一途径;第二,要定期去儿童保健门诊作体格生长评估,4个月内可以每两个月1次,6个月至1岁内每3个月1次,1岁至3岁每半年1次。保存好孩子生长的档案,及时发现生长的异常以获及时纠正。对较明显的持续的生长迟缓应到儿科内分泌专科就诊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