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欢提问,这是渴求知识,是思维活跃的表现。孩子接二连三地向成人提出“为什么”的问题,这就是说孩子智力需要发展,大人是精心哺育,还是堵住他的口,不要他多嘴呢?
对孩子提出的每一个“为什么”,成人都要认真对待,切不可嫌烦而不予理睬,相反还要引导他们多问几个“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可是,由于自然现像和社会现像的范围很广,有些知识很深,不是孩子所能够理解的。这样,往往就出现“孩子提问,大人回答不了”的情况。这时,大人应该怎么办?
首先,我们应当明确,热心地启发和回答孩子的提问,目的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智力,激励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成人不必全部包办代替地回答孩子提出的所有问题,应尽可能地引导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找出答案,让孩子经过分析、比较,了解事物间的联系,通过对多种现像进行综合、推理,作出判断。这就不是仅仅“喂给”知识,而是培养和发展孩子的思维能力。对于成人自己确实不了解的知识,切忌胡乱搪塞,或简单回绝“等你长大就知道了”,而应利用这些疑问,指引寻求答案的门径,把孩子引导到学习的渴望上来。例如“火箭为什么能上天”、“信鸽为什么能飞行万里不迷方向”等问题,就可指点孩子学好物理、生物各种功课,把疑问转变为学习的动力。可能孩子还是不满意你转移式的答复,你就应该说,自己也不会,待一两天去问问别人再告诉他。
为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父母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由近及远,有步骤地引导孩子提问题,如开始阶段应选取孩子周围的、简单的、具体的事物让他们认识,然后再扩大认识,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
对于幼儿,最初可引导他们了解以下10个方面的知识。
1.季节变化。利用每个季节最显著、最主要的特征,使孩子认识四季变化的自然现像。
2.认识常见的动植物,如经常看到的花草树木,常吃的蔬菜、瓜果和粮食,以及常见家禽、家畜、鸟鱼虫兽等,使孩子不仅知道它们的名称、外形特征,而且知道它们的习性以及与人们的关系。
3.了解有关天文、气像和地理方面的粗浅知识,这往往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知识。
4.介绍有关声、光、电的粗浅知识,以及科技方面的一些新成就。例如,什么东西会发光?声音是怎样发生的?电有什么用途?电视、电话是怎么回事?等等。
5.让孩子懂得一些卫生常识,使他们从小养成讲卫生的习惯。
6.让孩子认识家庭、亲属成员之间的辈分关系;认识周围邻居,懂得与小伙伴们和睦相处,对长辈有礼貌等。
7.通过游览名胜古迹,看图书画片来认识祖国大好河山,结合故事激发孩子的爱国情感。
8.通过日常生活,认识各种生活用品。
9.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包括通过电视、画报等认识火箭、卫星、飞船等。
10.利用重大节日介绍各种节日的来历,讲有关故事,对孩子进行理想和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