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老百姓也叫“烧疹”,是婴幼儿常见的急性发热性出疹,多发于两岁以下的婴幼儿,出生后6到10个月为发病高峰期。有学者对年龄为4至12个月的幼儿急疹进行统计,发现98.2%的幼儿在出生后6个月发病。其典型表现为患儿无明显诱因突然高热,体温一般为38.9-40.5℃,但除食欲稍差以外,患儿往往精神好。少数患儿表现为中度发热,体温38℃左右。发热3-5天后,体温突然下降,一般24小时内降至正常,热退后或体温下降同时体表开始出皮疹。
本病的皮疹为淡玫瑰红色,直径2-4mm,初起时散在分布,以后相邻近的皮疹可以融合成大片,皮疹主要集中于头额、颈部及躯干,四肢相对较少,肘膝以下及掌跖部多无皮疹。24小时内皮疹出满,一到两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不留色素沉着及脱屑。发病期间患儿常合并耳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少数孩子伴有轻度烦躁、不适及腹泻等症状。
幼儿急疹多为散发病例,一般不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没有明显的季节性,没有种族及性别差异。少部分幼儿急疹由人类疱疹病毒7型引起。但疱疹病毒7型引起的幼儿急疹一般发病相对较晚,且皮疹较轻微或不典型。
-幼儿急疹需与麻疹及风疹相鉴别
风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风疹好发于学龄期儿童,有接触史(学校及托幼机构内常有小规模流行),出疹前无发热症状,或仅有轻度发热。皮疹稀疏分布于全身,手足心可有皮疹,个别病例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或脱屑,枕后淋巴结肿大更为明显。发病1周左右可检测到抗风疹病毒IgM抗体。
麻疹在出疹前除有高热症状外,还伴有咳嗽、结膜充血、流泪、畏光、鼻塞及流涕等其他症状。第二臼齿对侧颊黏膜出现蓝白色或紫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是麻疹的早期诊断依据。麻疹的皮疹与幼儿急疹相似,但颜色更为鲜艳,为鲜红色或暗红色的癍疹或癍丘疹。皮疹全身分布,可波及手足心。皮疹消退后留色素沉着及脱屑,皮疹出现后3~4天血液中出现抗麻疹病毒抗体,2~4周后抗体滴度最高。患儿一般未接种过麻疹疫苗,出疹前往往有麻疹病人接触史。
-抗生素对幼儿急疹没有特效
孩子得了幼儿急疹家长不要着急惊慌,更不要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输液,特别要慎用抗生素。幼儿急疹属病毒感染,抗生素对病毒没有特效,而且幼儿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发许多其他疾病。幼儿急疹一般愈后良好,许多幼儿在发疹后可以自愈。
幼儿急疹治疗原则以抗病毒及对症处理为主,一般不需要什么特殊治疗。但国外有报道,疱疹病毒6型具有亲神经性,个别可引起高热惊厥,有的可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脑炎,对此应予以重视。如果孩子高烧超过38.5℃时可采取物理降温,并适当应用退热剂,防止高热惊厥。注意多给孩子喝水,补充足量水分,给予易消化食物。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时要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慎用含双氯灭痛、扑热息痛类镇痛解热剂和抗生素。可适当应用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板蓝根冲剂、清解合剂或抗病毒口服液等。发生惊厥时,可予镇静剂,如苯巴比妥、安定等。有腹泻时,可予止泻及助消化。